旅游业定位显著提升 供给体系逐步健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

 

 旅游业定位显著提升  供给体系逐步健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从踽踽独行到阔步全球,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武汉旅游走过了步履蹒跚而又铿锵有声的70年!

70年来,武汉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业定位不断提升,市场格局均衡发展,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供给体系逐步健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旅游治理创新突破,武汉“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模式、“以赛代训”的人才培训模式、“事前监督”的行业监管模式、“在线互动”的导游管理模式、“市民旅游学校”的社会教育模式、“旅游奖文明”的游客引导模式、“社会联动”的行风建设模式等,被称为旅游工作的“武汉模式”,在全国交流推广。武汉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和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荣誉称号,业已成为最受关注的旅游城市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业定位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前30年,武汉旅游业始终停留在外事接待的层次上,从属于外交事务活动,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外汇短缺。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1981年,国家提出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武汉旅游业进入产业规模扩张、全面振兴发展的“黄金时期”,被市委、市政府列为战略性产业,形成了“政府主导、旅游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2009年,市委、市政府顺应高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趋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将旅游业提升到“综合性战略产业”,要求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6年,新修订的《武汉市旅游条例》以立法形式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创新将用地政策、游客文明行为、导游人员星级管理等纳入地方法规。2017年,为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武汉市全域旅游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把旅游业建成武汉赶超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8年,武汉共接待游客2.8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64亿元,分别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名和第4名,分别。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7.5%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4%,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凸显。70年来,从外交事业到经济产业,从经济产业到战略性产业,再到战略性支柱产业,武汉旅游业的定位不断提升,产业资本逐渐聚集,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为旅游经济的培育、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和旅游产业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旅游管理体制逐渐完善

对应旅游业定位的变迁,旅游管理方式也经历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到公共管理的演变。1986年以前,武汉旅游业按湖北省、长航局和武汉市的隶属关系,分别由湖北省旅游局、长江轮船总公司、武汉长江轮船公司和武汉市二商业局服务公司、武汉市旅业公司管理。1986年1月,武汉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对全市旅游业实行行业管理,同时管理市属旅游企业。2001年1月,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实行“政企分开”体制改革,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更名为武汉市旅游局,市属旅游企业组建为武汉旅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旅游局,职能为代表市政府对全市旅游业实行行业管理,不再管理企业。2017年12月,武汉市旅游局更名武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提升全市旅游宏观管理能力,推动旅游业从单一部门向旅游主管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协同管理转变。2019年1月,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市文化局合并,组建成立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强了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推进武汉建设文化强市和国际滨水旅游名城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旅游供给体系逐步健全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极为短缺和简陋,能够接待外国旅游者的仅有中国国际旅行社武汉分社和武汉华侨旅行社两家旅行社,除了璇宫饭店、德明饭店(现江汉饭店)、海陆饭店和汉口饭店等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来的老饭店外,全市尚无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功能单一,旅游管理和服务意识基本空白,民航和铁路交通更是成为发展旅游业的瓶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汉全面开放旅游市场,统筹各种力量,聚集各类资本,从宏观到微观、由全局到具体,全方位地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和条件,旅游供给体系逐步健全,满足了不同类型游客的旅游需求。从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来看,旅游交通、信息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国际(地区)航线总数达55条,国内航线达123条,高铁线达7条,跃升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市级旅游集散中心3个,市、区、景区三级旅游咨询中心60个。在三环线、市内主干道及新城区设立旅游标识标牌1000余块,基本实现全市旅游行车导向标识的全覆盖。建成汽车旅游露营地10个。深化厕所革命,完成826座公共厕所旅游标准化改造,建成旅游厕所577座,实现了A级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乡村旅游点、旅游街区等重点区域旅游厕所全覆盖。从旅游产业结构来看,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标准化和高级化。在提升黄鹤楼、东湖、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等核心景区品牌带动力的同时,着力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品牌。依托滨江滨湖优势,发展滨水旅游,打造“梦幻江城”灯光秀,增添了长江游览魅力,打造的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成为武汉城市旅游新名片。实施“三乡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突破3000个(户),2018年游客接待量达4000万人次,实现收入123.04亿元。发展红色旅游。策划推出“红色经典”、“红色宝藏”、“建军策源”、“伟人足迹”、“革命烽火”、“红色英烈”6条经典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充分利用特色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等人文资源,打造省级旅游名街7个,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2个;市级旅游特色街区16个,旅游名镇6个,旅游名村3个。目前,武汉拥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79个,其中,A级旅游景区46个, 5A级景区3个,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宾馆饭店达3200余家,其中,星级饭店68家,香格里拉、假日、雅高、万豪、华美达等全球排名前10位的酒店管理集团全部入驻武汉。高档商务饭店、度假型饭店、文化休闲型饭店等特色饭店不断涌现,服务功能全面增强。旅行社达390家,其中,全国百强旅行社5家。旅游直接就业14万人,间接带动就业56万人。经过40年的培育和发展,武汉“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体系逐步完备,从数量走向质量,从粗放走向集约,构建起了丰富完善、品质优越和结构合理的旅游供给体系,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出游品质。

四、旅游市场均衡发展

20世纪50年代,由于接待设施和交通条件极为有限,武汉优先发展入境旅游,接待旅客以苏联和东欧国家居多,每年2000—3000人。国内旅游以小规模的差旅和公务活动为主,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出境旅游,旅游市场格局单一而薄弱。改革开放后,入境旅游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入境游人数由1984年的3.84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276.75万人次,增长72倍,成为改革开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国内旅游受到高度重视。1995年实行双休日制度,居民闲暇时间增多,特别是2000年开始的黄金周和2009年武广高铁的开通,使武汉旅游市场出现“井喷”现象,显示了独特而强劲的内生性消费需求,与入境旅游共同成为驱动武汉旅游业发展的两个车轮。1995年至2018年的23年里,武汉接待国内游客数量由130.96万人次飙升至2.85亿人次,增长217倍,国内游客接待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以1997年施行《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出境游业务正式放开,港澳游、边境游、出国游全面发展,武汉出境人数增长迅猛,成为出境旅游重要客源地。据携程大数据统计,2018年,武汉位列全国出境游热门城市第7位,武汉游客的脚步从最初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遍布到全球61个国家。武汉旅游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大市场齐头并进、均衡发展,已成为武汉市民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

五、旅游营销方式日趋创新多元

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于单一的入境旅游需求拉动,武汉旅游宣传促销一直以境外市场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武汉在国内旅游市场促销中投入的资金比例越来越大,营销重点从主抓国际市场转向国际、国内市场两手抓。2017年以来,持续创新开展大宣传、大营销、大活动,促进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协同发展提升,增强了武汉旅游的吸引力。2018年5月,成功承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会议“武汉之夜”活动和“2018年中国—欧盟旅游年”灯桥点亮武汉黄鹤楼主会场活动,充分展示了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突出国际元素,举办2018武汉国际旅游节,“五洲十国”旅游达人游武汉、“百城百社千团”游武汉等活动。改变自拉自弹自唱的营销模式,借力境外知名旅游机构宣传营销,推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东海岸、莫斯科、巴黎、旧金山、东京、马尼拉五大洲重要客源地国家或地区,设立了武汉旅游国际推广中心;在脸书、推特等海外知名社交平台上开通了武汉旅游账号,阅读量超8000万次。改变主要依靠实体旅行社招揽游客的方式,与知名线上旅行社合作营销武汉旅游。推进途牛网、去哪儿网华中区域中心落户武汉。改变笼统营销模式,实施精准营销。评选发布了“武汉十大系列旅游品牌”。赴北京、郑州、长沙、广州、南昌、杭州、苏州、重庆、成都等“四面八方”的重点客源市场开展旅游推介,提升了城市吸引力。创新实施“武汉人游武汉”惠民活动,免费发放100万张旅游惠民券,市民凭电子券可免费游览全市42家收费景区中的预约景区,城市亲和力大幅提升,市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下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