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7月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运行情况分析


      1至7月,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运行总体平稳、持续向好,客货邮主要指标呈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5%;全市交通运输换算周转量同比增长11.2%,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7.7%。

全市交通运输客运量、货运量累计增速图

     主要运行特点

一、客运市场供需两旺。今年,我市丰富文旅产品,新场景新体验不断涌现,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尝鲜,客运出行迸发新活力。1至7月,全市完成客运量6446.12万人、旅客周转量250.53亿人公里,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0%、24.1%。分运输方式看,铁路部门大力提升供给质量加开旅游专列、避暑专列等,持续推进“铁路+旅游”融合发展,客运量累计同比增长11.3%,拉动全市客运量增长9.0个百分点;航空客运通过优化布局、增加密度、提升服务,实现客运量同比增长31.7%,其中,过境免签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助推人员出入境需求进一步释放,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01.7%;公路客运也呈较快增长,客运量同比增长16.4%。

二、货运延续平稳增长。1至7月,全市完成货运量4.24亿吨,同比增长8.3%,货物周转量1894.7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7%。从运输方式看,1至7月,公路货运占全市货运量的73.2%,货运量同比增长7.8%,对全市货运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9.4%,拉动全市货运量增长5.7个百分点;水路货运受“公转水”、“江海联运”和外贸运输需求改善推动,货运量同比增长11.2%,拉动全市增长2.8个百分点;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14.8%。从货类指标看,机械、设备、电器类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30.0%,矿建材料增长27.0%。

三、邮政快递业务加快增长。今年来,网上零售的快速增长带动我市邮政快递业务加快回升向好。1至7月,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7%、12.9%,增速较1至6月分别加快0.7、0.1个百分点。快递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大型分拨中心智能化改造,中通无人快递车等投用,运输质效明显提升,全市快递业务量(件数)实现13.61亿件,同比增长21.6%,带动全市邮政行业寄业务量(件数)同比增长20.0%

四、创新动能不断积蓄。1至7月,全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0%。其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2个行业大类研发费用呈现快速增长,分别增长为273.9%、197.5%,推动关键信息互联互通一单制一箱制”、冷链仓储等领域新技术的转化应用,为产业提质升级增添了新动力和新优势。

五、开放型枢纽建设迈上新台阶。1至7月,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5.4%,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86.74亿元,完成新开工项目入库59个,其中,“陆上丝绸之路方面,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汉欧国际物流园全面运营,园区与中欧班列(武汉)无缝衔接,集班列服务、公铁集运、智能仓配等多业态于一体,中欧班列(武汉)发运量累计增长56.5%,货品从“老三样”拓展到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海上丝绸之路方面,中远海运CSP武汉码头铁水联运枢纽建成,西安—武汉—华东的铁水联运新通道惯通,实现以长江水道链接海上”通道;“空中丝绸之路方面,以客货机场双枢纽建设,进一步提升武汉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下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