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10月武汉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运行情况分析

1至10月,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运行态势稳中向好,客运量和邮政业务总量增幅回升,货运量增长平稳。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增速比1至9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全市交通运输换算周转量同比增长9.2%;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1%。

全市交通运输客运量、货运量累计增速图

 一、客运量增幅回升。今年来,我市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文旅服务,假日出游热度攀升,客运呈现持续较快增长。1至10月,全市完成客运量9654.11万人,同比增长14.3%,增幅比1至9月回升2.4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从运输方式看,1至10月,铁路部门积极向文旅业融合延伸,瞄准热门旅游地,开通特色专列,不断加大运力供给,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8.7%,拉动全市客运量增长6.9个百分点;武汉机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持续恢复、新开和加密国内国际航线航班,为出入境旅客提供高效的中转衔接,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29.0%,拉动全市客运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41.6%;公路客运量上年同期基数较小,恢复提速,同比大幅增长71.0%。

 二、货运量增长平稳。1至10月,受公路和水路货运增长带动,全市完成货运量6.30亿吨,同比增长8.5%,保持了今年以来平稳增长势头。其中,1至10月,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长8.8%,货运增长贡献率76.5%,拉动全市货运量增长6.5个百分点;水路以航线聚货源,持续推进“公转水”“江海铁联运”,开通各类集装箱航线30余条,带动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8.8%,拉动全市货运增长2.2个百分点。从港口货运品类看,港口运输近期也呈现积极变化,农林牧渔业产品、机械设备电器、矿建材料等货类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7.1%、49.7%、21.0%,散粮、化工原料及制品、非金属矿石等货类运输需求回升,分别增长41.7%、16.0%、8.5%,增幅比1至9月分别提高5.4、20.7、15.9个百分点。同时,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15.5%,增幅比1至9月提高0.5个百分点。

 三、邮政快递量收齐升。受线上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和国庆假期“双十一”促销提前等因素驱动,1至10月,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8%、11.1%,增速比1至9月分别加快0.3和0.2个百分点。其中,邮政行业通过产业联动、跨境布局、新技术运用,进一步提升邮递质效,实现寄业务量(件数)增长19.4%,增速比1至9月加快0.8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件数)增长21.0%,增速比1至9月加快0.8个百分点

 四、交通枢纽建设加速推进。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增速比1至9月加快2.6个百分点,高第三产业投资平均增长水平6.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82.57亿元,完成新开工项目入库96个,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主要项目中,天河机场第三跑道项目通过验收,中洲至北湖段绕城高速改扩建即将完工,汉南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等7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逐步成形。

 五、创新引领质效提升。我市交通领域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科技投入,1至10月,全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8%,高于规上服务业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铁路运输业研发费用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67.6%、162.7%、32.3%。与此同时,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促使多式联运转型加快,循环效率提升,1至10月,全市完成铁水联运运量19.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3.0%。

 六、新增企业贡献明显。截止10月底,我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月度新增企业6户,户均营收规模为2.14亿元,高全市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平均水平1.59亿元;1至10月,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新增企业合计贡献增量营收12.54亿元,拉动该行业营收增长13.4个百分点,拉动力比1至9月提高1.5个百分点,拉动贡献较为明显。

下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