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建筑业平稳增长

2024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建筑业总产值连续四年站在万亿台阶之上。

一、运行特点

(一)总产值增速平稳

2024年,我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等级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建筑业企业”)197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74.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依然占主体地位。2024年,全市建筑工程产值12407.31亿元,增长5.6%,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90.7%;安装工程产值992.32亿元,下降7.4%,占比7.3%;其他产值275.14亿元,增长3.0%,占比2.0%。

从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拉动力强。2024年,全市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两行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60.6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94.0%,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3.8个百分点。其中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7279.08亿元,增长2.2%,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2%,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1个百分点。随着“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从事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等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产值增速加快,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建筑业产值5581.56亿元,增长7.1%,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8%,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2.7个百分点。

从资质等级看,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完成产值占比超八成。2024年,全市616家一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123.99亿元,增长3.5%,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7%。

从承包工程完成情况看,自行完成产值占主导地位。2024年,全市建筑业企业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且自行完成工程产值12929.63亿元,占94.6%;从建设单位以外承揽工程完成产值745.14亿元,占5.4%。

(二)国有控股企业贡献巨大

2024年,全市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565.71亿元,增长4.6%,增速高于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对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9.8%,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3.5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是拉动我市建筑业产值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三)结转合同额量较为充足

2024年,我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44214.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25959.65亿元,增长6.6%;本年新签合同额20921.48亿元,下降4.2%。超3万亿待结转合同额将为全市建筑业2025年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四)新增企业增量拉动作用明显

2024年以来,我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促进我市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产业发展规模,优化行业发展环境。2024年,新入库企业20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6.41亿元,拉动全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百分点。其中,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超1亿企业18家。

(五)省外完成产值快速增长

2024年,全市建筑业“走出去”步伐加快,519家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7045.91亿元,增长6.9%,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3个百分点。从地区看,我市建筑业企业承接项目遍布全国30个省,其中,在广东省、四川省、浙江省完成产值名列前三,分别占外省完成产值比重14.0%、7.2%和7.0%。从拓展省外市场主体规模来看,在省外完成总产值超千亿元的企业有1家,超百亿元的企业有21家,超十亿元的企业有74家,合计完成省外产值4852.93亿元,占省外完成产值比重68.9%。

(六)装配式建筑产值快速增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筑业企业建造方式逐渐转型,装配式建筑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2024年,全市完成装配式工程产值58.82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0.7个百分点;占全市总产值比重0.4%,占比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

二、关注问题

(一)民营建筑业发展较缓

2024年,全市1757家有工作量民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08.98亿元,增长3.9%,低于全市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为22.7%,比上年减少0.1个百分点。从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看,全市仅488家民营建筑业企业具有一级及以上建筑业施工资质,占全市民营建筑业企业的27.8%。我市民营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二)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减弱

2024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前50家重点建筑业企业合计产值9794.09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71.6%,同比增长3.5%,低于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24家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家增速出现了两位数下降。

(三)房屋施工竣工面积双降

2024年,在房地产业调整态势延续的情况下,全市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52775.88万平方米,下降10.1%;房屋竣工面积12944.86万平方米,下降16.4%;房屋新开工面积11180.37万平方米,下降16.8%。

(四)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短缺

2024年,全市建筑业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期末人数为104.26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73万人,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4.1%。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显示,有11.2%的企业最缺少普通技工,有25.1%的企业最缺少高级技工。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导致企业技术力量减弱,影响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制约建筑业长期发展。

(五)区域建筑业发展不均衡

2024年,我市15个区建筑业发展不平衡。从建筑业总产值总量看,洪山区1759.64亿元(占全市12.9%),居全市首位;长江新区总产值仅156.54亿元,排在全市末位,两区建筑业总产值相差11.2倍。从增速看,有9个区超过全市平均增速,三个区负增长,增速高低差达21.2个百分点。硚口区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最高,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0个百分点;长江新区下降8.8%,排全市末位。

三、工作建议

针对我市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特提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改善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布局

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发布我市建筑行业发展动态,制定符合未来市场预期的相关政策,如针对装配式建筑及智慧建筑技术开发设立补贴,引导本土企业跳出传统业务领域,布局新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积极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同行的经营、设计理念,让小微企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建议企业优化配置,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改变单一施工模式,开展多元化经营,支持有能力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以产业联盟或者资源、资产、资金等形式,向上下游渗透发展,形成设计、建材、施工、建筑装备、建筑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拓宽企业出路。要指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扶持特级和一级总承包企业,让其做大做强,引导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鼓励强强联合,从而优化我市建筑业企业专业结构和布局。

(二)坚持合理拓展,提升竞争能力

正视全市建筑业的现状,找准定位,以技术先进、人才密集为目标,加速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专业结构、队伍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应尽快适应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增强融资和运营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特别是在结构优化、施工保障、工程款清欠等方面出台更大扶持力度的相关政策,有效解决本地建筑业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及工程款回收慢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本地建筑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建筑业市场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优质团队,厚植发展优势

引导建筑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工程技术团队、专业施工团队,为全市建筑业培养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施工队伍。创造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和环境,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解决建筑施工人员年龄结构不优、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加速形成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人才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助力地产回暖,高质量发展

房屋建筑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与建筑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可直接带动建筑业行业的发展,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建议持续推进“以旧换新”政策,充分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不断加强高品质住宅部署,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项目全周期监管,严格执行房屋质量验收标准。

下载 打印